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新闻->

招商百日攻坚进行时!南海赴深圳对接电子信息产业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8 10:31:14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当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加速奔涌,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10月27日,由佛山市投资促进局、南海区招商局主办的“佛山市南海区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对接会”在深圳举行。

作为南海区委、区政府“招商百日攻坚行动”的重要一环,本次活动精准链接大湾区优质资源,吸引近百家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及金融机构参与,共商跨区域产业协同新路径,为南海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两地“双向奔赴”】

深圳创新高地遇上南海应用沃土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是南海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之一,也是南海区构建“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

为何将电子信息产业对接的“关键一役”选在深圳?答案藏在两地的产业基因里——深圳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高地,坐拥全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汇聚了全国60%的智能终端产能,手机、电视、计算机整机等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更孕育了华为、腾讯、大疆等科技巨头,在核心技术研发、高端人才集聚、市场活力激发等方面优势显著。

南海区招商局副局长杜坤发言

而南海的独特价值,正为深圳的创新成果提供了“落地生根”的土壤。“在南海,您的技术能迅速找到用武之地,您的产品能轻松嵌入庞大的供应链体系;我们要让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能在这里找到成长沃土。” 南海区招商局副局长杜坤在致辞中抛出的“橄榄枝”,精准点出了南海的核心竞争力: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南海,背靠全国制造业最密集的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已与本地优势的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泛家居等产业形成紧密“内循环”与“化学反应”,既能为智能制造提供最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直接市场需求,更能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载体推介


此次对接活动,南海更以“硬核资源”彰显合作诚意——不仅带来11家产业载体负责人、2家科创平台负责人及多家基金负责人,更手握超过800万平方米、门类齐全的产业园载体,以及500亿在管基金。

南海产业载体招商地图推介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还同步开展重点产业载体推介,南海平谦国际智慧产业园、佛山三龙湾数智科创园、佛山建发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依次进行招商推介。这也是南海区正式启动产业载体大招商联盟以来,首次赴深圳开展载体联合招商行动,标志着南海从单一项目招商向载体联合招商的升级。

深圳市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会执行副会长谢敏发言

此次活动得到了深圳市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会的大力支持。深圳市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会执行副会长谢敏表示,深圳的创新基因与南海的智造底蕴优势互补,必将为两地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合作空间。近年来跨区域产业协同平台的搭建,已推动政策、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高效融合,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提供了新路径。

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联席会长、博睿产业研究院院长喻波发言

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联席会长、博睿产业研究院院长喻波则从行业趋势切入:“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00亿美元,消费电子渗透率持续提升,智能眼镜、教育硬件智能化等新需求爆发,这正是深南两地产业协同的机遇所在。”

【产业起势+双线赋能】

南海筑牢电子信息发展“硬支撑”

作为佛山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承载地,南海已在该领域积蓄了坚实势能。经过多年培育,全区集聚半导体企业超60家,不仅引进了清溢光电、信扬科技、汇芯半导体等重点项目,更培育出华特气体、希荻微电子、佛智芯微电子等“生力军”,覆盖半导体材料、设计、封测等关键环节,初步形成“小而精”的特色发展模式。数据更能印证增长活力:2024年,南海区规模以上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工业总产值约45亿元,同比增长超60%。

产业基础之外,南海的“应用市场优势”更成“吸睛点”——当前南海在智能装备、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年半导体需求超千亿元,形成“供需闭环”:智能家电领域对电源管理芯片、MCU需求旺盛,汽车电子领域则带动车规级MCU、传感器需求激增,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了“近水楼台”的市场空间。

创新平台与产业基金的“双线赋能”,更让南海的产业优势持续加码。季华实验室、广东微纳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成为产业发展的“技术后盾”。

“南海发展半导体产业,有产业需求、土地资源、人才储备、广佛同城四大优势。” 广东微纳院科技合作与育成部主任胡磊介绍,研究院已建成全套8英寸MEMS器件加工工艺线、高标准洁净实验室,具备第三代半导体全流程芯片加工能力,能满足企业集约化共享设备、低成本联合建线需求,助力降低投产门槛,目标打造华南地区产业链覆盖最齐全的半导体主题园区。

而季华实验室则聚焦半导体装备国产化,主攻新型显示装备、半导体技术与装备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

资本招商已经成为了南海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广东微纳院与南海产业集团联合设立“南芯基金”,一期规模1.2亿元,秉承“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原则,重点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方向,投资高创新、高壁垒、可产业化的项目。

南海区产业发展基金推介

会上,佛山市南海产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振权对南海区产业发展基金进行了宣讲。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50亿元,已于2025年1月在中基协完成备案。基金以直接股权投资方式开展投资,将重点投向高技术制造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信息装备制造产业、氢能和氢氨融合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安全应急产业等相关产业。

“佛山作为广东第三大城市,楼宇经济和文旅产业近年来实现了高速发展,这正是我们技术的应用场景,让我们看到AI与全息技术应用的巨大潜力。”深圳某公司负责人透露,今年正考虑在佛山落地项目,目前正在选择地址中。

【锚定“三个聚焦”】

南海走出差异化产业突围路

面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激烈地域竞争,南海明确避开一线城市先进制程竞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化思路。在此基础上,南海进一步确立“三个聚焦”招商方向,推动产业发展精准发力:

一是聚焦“强链补链”,招引核心关键环节,重点瞄准集成电路、高端传感器、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算法等“卡脖子”和前沿领域,着力引进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链主”企业、隐形冠军。

二是聚焦“融合发展”,招引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南海海量的传统制造业改造需求,正是待挖掘的“金矿”,期待与企业携手开辟智能制造新蓝海。

三是聚焦“生态培育”,不仅招引制造型企业,更积极拥抱高端研发机构、顶尖创新团队、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资本活跃、人才荟萃”的产业雨林,让创新要素充分涌动。

南海还将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围绕特色半导体与半导体装备产业发展需求,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强化产业载体保障、加大金融资本支持,积极招引培育半导体产业团队和项目。

在政企交流环节,双方围绕合作模式、落地路径展开深入磋商,多家企业表达了赴南海考察、投资的初步意向,为两地产业协同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对接会,不仅是南海“招商百日攻坚”的重要战果,更标志着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协同迈入“深水区”。未来,南海将持续跟进意向企业需求,“一对一”精准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地,为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树立协同典范。

以深圳的创新动能激活南海的制造优势,以南海的应用场景反哺深圳的技术迭代,这场跨城产业的对接,有望为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树立“协同典范”。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0)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