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妆品行业,原料创新往往是产品迭代的核心驱动力。上海博烁实业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原料服务商,通过整合全球资源与本土智慧,构建了 "天然提取 - 生物合成 - 功效验证" 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其代理的多款明星原料,正以颠覆性技术重新定义化妆品的功效边界。
博烁代理的 Provital开发的 Shiloxome,堪称天然原料创新的典范。该成分从热带雨林植物的生态结构中获得灵感,通过模拟植物内生菌的多层功效机制,开发出具有多组学保护功能的活性成分。在西班牙实验室的测试中,Shiloxome能使皮肤抗氧化能力提升 62%,同时有效抵御 PM2.5 等污染物侵害。这种将自然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思路,让传统植物原料焕发新生。
在精油领域,博烁引入的帝斯曼芬美意专利技术同样值得关注。通过 4 倍浓缩工艺,可将柑橘精油中的过敏原含量降低至安全阈值以下,同时保留 98% 的天然香气。这种技术突破,使天然精油在敏感肌护理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某品牌采用该技术的精油面膜,复购率高达 45%。
2025 年与华睿生物的战略合作,标志着博烁正式进军合成生物领域。华睿生物开发的羟基依克多因,采用创新两步法,生物合成天然等同羟基依克多因,纯度高达 98%,其抗衰效果经第三方检测证实其保湿和舒缓功效显著优于传统依克多因。这种生物合成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法的高能耗问题,更实现了原料生产的可追溯性,满足高端品牌对 "清洁标签" 的需求。
在护发领域,博烁引入的美国Cargill公司的Floramac 10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天然植物油脂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获得独特肤感,并且即使在洗去型产品中使用,依然能够呈现优异的护发功效。
在博烁的技术中心,配备了Corneometer CM 825皮肤水分测试探头、Tewameter TM Hex经皮水分流失测试探头、Mexameter MX 18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探头、Sebumeter SM 815皮肤油脂测试探头、Skin-Colorimeter CL 400皮肤颜色测试探头、Cutometer MPA 580皮肤弹性系统、
Vplus 智能皮肤分析系统等先进设备。每款原料在推向市场前,都需经过刺激性以及功效性验证。以其代理的嘉吉 Actigum CS11 QD 为例,通过 12 周的临床观察发现,该成分可使敏感性皮肤的红斑面积减少 35%,经表皮失水量降低 22%。
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博烁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其与供应商LCS公司参与编写的《化妆品产业蓝皮书-中国化妆品产业研究报告(2023)》,深度解析新型仿生级神经酰胺,为化妆品中神经酰胺的创新应用提供新方案,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依据。
博烁的创新不止于原料本身,更体现在应用场景的拓展。在与某“”婴童品牌合作中,创新开发出以德国羟哌酯Saltidin为驱蚊活性成分的驱蚊乳,减少由于常规含酒精驱蚊喷雾对婴童的吸入性风险,以及通过配方创新达到更加优异的长效驱蚊。这种“原料+创新配方”的模式,帮助更多消费者得到更好防护。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博烁与嘉吉合作的 FiberDesign Citrus 技术,将食品工业的废弃物转化为化妆品质地修饰与乳化兼备的成分。该成分不仅具有优异的肤感,更使柠檬供应链达到“零浪费”,成为循环经济的典范。
博烁正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在原料开发与功效验证中的应用。其与美国Cargill公司合作中,探讨如何使用AI 来为个人护理品行业设计新型原料。基于消费者对天然来源聚合物需求,需要兼顾高性能、高稳定性以及差异化的肤感,利用嘉吉的数据科学能力,深入分析各种性能特征的复杂组合,成功开发出可以1:1替代石化基聚合物的天然方案,提供优异的肤感并且易于配方应用。
在产品展示端,博烁利用动物替代实验-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试验CAMVA,让客户直观观察到原料或成品配方的刺激性,可代替传统的动物眼刺激实验,减少用完整生命的动物个体完成实验。此外可通过血管效应将刺激性量化,客观地体现人体皮肤对刺激的反应。
从热带雨林到生物实验室,从传统提取到合成生物学,博烁始终站在原料创新的前沿。其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将天然精华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才能不断突破化妆品功效的边界。未来,博烁将继续以 "for natural,for beauty" 为指引,为中国化妆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